贵州仁脉酒业有限公司

冯小宁酱香酒茅台八仙 遵义耀德酒业 百年黔庄 一品红城

图片

40年匠心坚守成一杯佳酿
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人称“四孃”的冯小宁,是天生自带几分酒量的“黑牡丹”,更是仁怀酒林里“武艺高强”的“黄蓉”。

17岁进入茅台酒厂,师从勾调大师李兴发、郑永恒;25岁作为“主持珍酒老熟勾调品评”的项目负责人,为“试制茅台”通过鉴定和珍酒的诞生,贡献毕生的智慧;退休后成为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专家组成员,依然活跃在生产品评的第一线……

在高手如云的仁怀酒林,冯小宁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好比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女侠黄蓉,武艺高强行事不拘一格却又“古灵精怪”样样精通。

40余年间,她是坚守一颗初心,把产品品味从99%追求到99.99%的茅台酒八仙之一,既是对勾调品评的严苛严谨的匠人又是爱打篮球爱打扮,性格活泼思想前卫的潮人。

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仁怀酱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片


家中排行老四年纪相仿的人称她为四姐年纪小的尊称她为“四孃”在仁怀冯小宁是传奇般的存在

1958年出生于重庆,刚满月时被带到茅台镇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出生于医生世家家境优渥,少女时期的冯小宁经常参加父亲的饭局酒局,“天生自带两斤酒量”。

17岁时,冯小宁进入茅台酒厂工作此时她有两种职业选择,一是开车,一是进入质检科。那个年代会开车的人少,是份吃香的美差。但她母亲认为,冯小宁性格活泼,并不适合干开车这种略显沉闷的体力活于是冯小宁选择了质检科从此与酒结缘。

在茅台酒厂工作期间,冯小宁跟随茅台镇著名的勾兑大师李兴发郑永恒学习酱香白酒勾调品评。

夏天,茅台镇酷暑难耐,车间里面更是热如火烧。而新酒暴烈,品评新酒,每天几十轮上百轮下来,嘴巴要起泡。冯小宁却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一艰难的工作。于是茅台酒厂车间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年轻的冯小宁走在前面负责品酒,年长的郑永恒“背着手”在后面监督。冯小宁品一缸唱一声“酱香——!窖底——!醇甜——!”站在背后的郑永恒点点头,新酒入库。

图片

▲冯小宁参加茅台酒厂勾调、品评

“酱香窖底醇甜”的判断,跟工人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工人师傅们怀疑她年轻水平不够,最后厂里只得组织专家组对冯小宁评级的酒重新考评——结果跟冯小宁评判的一模一样。大家服了,冯小宁因此名声大噪,轰传全厂

凭着极高的悟性,冯小宁成为李兴发最得意的门生与关门弟子。当时茅台酒厂的品酒师团队,是由李兴发、郑义兴、郑永恒、郑银安、王世彬、季克良、汪华、许明德等大师组成的“梦之队”,冯小宁就是其中之一好比身在桃花岛的黄蓉,在高手林立的茅台酒厂耳濡目染,想不成高手都难。

年轻时的冯小宁还有“黑牡丹”之称这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图片

冯小宁在茅台酒厂篮球队

1979年,20岁出头的冯小宁作为茅台酒厂的酒师,随同当时的老厂长王世彬参加安徽亳州举行的“全国名酒会”在饭桌上,同行们都以为她是王厂长的孙女,是跟着来玩的,并没有把她当回事。孰料,在品酒评酒的大会环节,她专业的品评功底惊艳四座

冯小宁不仅业务水平高还长得漂亮,爱打篮球皮肤晒得黑黑的,同行们便赋予她一个外号“黑牡丹”。

最让冯小宁名声大噪的当属在珍酒制酒试酒时发生的事1983年,离“试制茅台”鉴定还有最后两年时间,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基地缺乏调酒师,此时珍酒厂厂长郑光先到茅台酒厂求助挖人,属意冯小宁。

图片

冯小宁在茅台酒厂工作

能够参加“试制茅台”这一伟大的事业,独立承担试制酒的调酒工作,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冯小宁本人内心是非常愿意去的。但当时出于惜才茅台酒厂不肯放人经过很大一番周折,冯小宁作为“主持珍酒勾调、老熟工作课题”的项目负责人,被挖到珍酒厂。

1985年冬天“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会”在当时的基地(今天的珍酒厂)举行,冯小宁作为主持调酒的具体负责人,亲手调制了当天的鉴定酒。

彼此包括当时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季克良在内的25位专家对试验制酒进行评定,经过鉴定,专家认为“试制品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新酒入库合格率、粮耗等方面均达到合同书要求,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也因此,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品尝后盛赞试制酒,并亲笔题词“酒中珍品”。

冯小宁为“试制茅台”通过鉴定和珍酒的诞生,付出了毕生心血。珍酒的成功就是茅台酒工匠精神的一种继承,冯小宁成为贵州珍酒的第一代工匠,并在此后一直为珍酒品质严把质量关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图片

17岁入行,从“黑牡丹”到人称“四孃”,行业人士对冯小宁的称呼在变,但不变的是她那份一生为酒的初心。从珍酒试制酒至今,冯小宁一直秉承把产品从99%改进到99.99%的精神,以身作则传承着仁怀酱香酒的工匠精神。40多年匠心坚守只为一杯佳酿

尽管今年已有64但她和年轻时一样穿着颜色鲜艳花裙子,爱唱歌爱跳舞活跃在生产品评的第一线并担任了仁怀十几家酒企工程师,为企业生产、勾调、品评提供技术指导并通过"传帮带"式的手把手传授,让仁怀拥有了更多的酱酒勾调品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时常教导徒弟们,不管市场怎么变,酒的品质不能变,只有酒好,才是硬道理要坚守“不贪眼前利,珍视身后名”的原则,坚持有多少粮食酿多少酒,绝不偷工减料

每次出门冯小宁总会随身背着重重的大包,里面不是化妆品,而是不同年份的酱酒,方便随时拿出来,闻一闻看一看随时给徒弟们现场教学显然勾调品评和吃饭睡觉一样已成为她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正因为这份对酿酒工艺精益求精的坚持经历过每一个最基层的生产环节和最一线操作异于常人艰辛付出以及无论多苦多累都风雨无阻的奔赴冯小宁真正做到了一人一生一事。

201510冯小宁被仁怀市政府聘为仁怀市酱香白酒评估专家库成员、此后几年冯小宁分别被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聘任为技术专家,品评酒师专家委员会成员。20182月荣获遵义市、仁怀市颁发酱酒工艺传承奖。20191月荣获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中国酒都仁怀酒业改革开放40年榜样人物称号。

图片

2020年,冯小宁被仁怀市政府评为中国酒都酱香酒匠

有人说冯小宁是匠人,她却自嘲道:“你们错啦,我是‘酱人’,我心为酱心,是酱香白酒的酱

在仁怀浩浩荡荡的酒业历史长河中正是有了像冯小宁这样“择一事钟一生”的匠人世界再嘈杂他们内心依然宁静。在喧嚣中,他们固执地坚守着内心的宁静与执着,凭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期待时间与技艺彼此成全方才有了仁怀酱香酒的世代传承和飘香世界








【冯小宁介绍】


1976年1月,进入茅台酒厂,学徒于勾调大师李兴发

1983年调入遵义珍酒厂,负责茅台酒异地实验基地勾调、老熟工作课题

1985年10月,由国家评酒委员、中国科学院两造专家以及有关专家对试制茅台酒进行了鉴定,接近市售茅台酒质量水平,达到合同要求,通过了国家鉴定

1990年,考聘为贵州省评酒委员

1993年,聘任为贵州珍酒厂酿造工程师

1994年6月,贵州省人事厅考聘为勾兑、品评工程师

2000年1月,贵州省第六届白酒评委

2015年10月,仁怀市政府聘为仁怀市酱香白酒评估谁专家库成员

2016年1月,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聘为品评酒师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7年7月,遵义市白酒行业商会聘任为技术专家

2018年1月,仁怀市茅台镇酱香酒业协会聘任为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2018年2月,荣获遵义市、仁怀市颁发酱酒工艺传承奖

2019年1月,荣获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中国酒都仁怀酒业改革开放40年榜样人物称号

2019年3月,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评为优秀专家

2020年,仁怀市政府评为中国酒都酱香酒匠